本文缘起
2018年初起,先后有多位同修向我咨询在家众戒清净方面的问题,我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并没有寻找到完整、权威的答案。为此,我向善戒尊者(u susila)求助,得到了尊者的慈悲应允。善戒尊者对于佛法答疑的权威性要求十分严格,没有使用自己的开示内容,而是严谨的摘录并翻译了马哈希大师的著作《内观禅修手册》第一章第二部分的内容来解答这些疑问。为了便于阅读理解,本文采用了问答的方式,在征得善戒尊者的许可下,我给每段开示内容前增加了提问。本文注释及附录的内容由善戒尊者编辑整理,选自《阿含经》以及《巴利语词典》。
Aggacitta
2018年2月22日
问题一
问:在家人应持守哪些戒律来完成戒清净?
答:在家人持守五戒或八戒都可完成戒清净。
在家人的戒律没有像出家人的戒律那么广泛和复杂。在家人以持守五戒或活命八戒【1】(ājīvaṭṭhamakasīla)就足够完成戒清净。也许会有人问:五戒和八戒,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同,为什么会是同一个戒清净呢?答案是:因为是从持守和远离的角度来判断的。比如持守五戒的人,在下定决心持五戒的时候,他所下定的决心并不仅限于五戒的范围。比如不打妄语就已经包含了其他三个善口业,所以发愿持守不妄语戒的人也不会犯粗语(pharusavacā)、两舌(pisuṇavacā)和绮语(samphappalāpa)。努力持守“身三和口四”【2】的人,也不会违犯邪命(micchājīva),所以持守五戒与持守八戒会得到同样的戒清净。持守活命八戒的人,也会保护好感官对象,所以也不会犯包含在邪淫(kāmesumicchācāra)戒里的饮酒戒(surāpāna)。从持守和远离的角度来判断的话,活命八戒与五戒其实是同一个内容,所以不管是持守五戒还是活命八戒,都可以完成戒清净。在五戒或八戒当中,跟生计没有关系的、不善的“身三和口四”,远离这些不善属于别解脱律仪戒。如果与生计有关系的与善相应的“身三和口四”,它是属于正命。
注:
【1】活命八戒是以正命(正确的生计方式)为第八戒。
【2】阿含经里关于前七戒(身三口四)的记载。凡十善与十不善中除了贪嗔痴以外剩下的前七个内容都属于八戒内容。
云何圣戒?
世尊告鞞纽多罗聚落婆罗门长者: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
何等自通之法?
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
如上说。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
如上说。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淫戒。
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
如上说。我尚不喜他人离我亲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离他亲友。是故不行两舌。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起骂辱。是故于他不行恶口。
如上说。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作绮语。是故于他不行绮饰。
如上说。如是七种。名为圣戒。
又复于佛不坏净成就。于法,僧不坏净成就。是名圣弟子四不坏净成就。自现前观察。能自记说:我地狱尽。畜生,饿鬼尽。一切恶趣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杂阿含经1044经 鞞纽多罗经
原文:《内观禅修手册》
作者:马哈希大师
翻译:善戒尊者
编辑:善戒尊者
校对:Aggacitta 一沙